實驗動物的標準化離不開動物的營養(yǎng)和飼料,關于實驗動物的營養(yǎng),發(fā)展到現在,已成為一門研究實驗動物生長發(fā)育、繁殖與營養(yǎng)和飼料,以及與實驗結果的關系的專門學科----實驗動物營養(yǎng)學。我們講究實驗動物的營養(yǎng)與飼料,目的主要是獲得健康的實驗材料,保證實驗有正常、可靠的結果;而且還可以通過對動物營養(yǎng)的調整,創(chuàng)造一些可用于某些實驗的動物模型。
飼料的營養(yǎng)成分及其對實驗動物的影響
飼料中含有六大營養(yǎng)成分:
蛋白質
蛋白質是生命體的基本物質,是實驗動物機體組織和細胞的基本組份。它促進動物的生長發(fā)育,并修補組織、器官的損傷,補充凋亡的細胞等,還可以氧化釋放能量作為補充。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飼料中的蛋白質,最后被消化、分解為氨基酸,才能為動物所吸收利用。動物對蛋白質的需要,實際上是對氨基酸的需要。氨基酸有些是可由動物機體在代謝過程中轉化合成的,稱為非必需氨基酸;機體只能飼料中攝入而不能自行轉化合成的氨基酸被稱為必需氨基酸。不同動物有不同的需要,通常必需氨基酸包括:賴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組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胱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酪氨酸、頡氨酸等。如果飼料中蛋白質含量不足,或缺乏某種必需氨基酸,或各種氨基酸比例不當,都會影響動物機體對蛋白質、氨基酸的有效利用。所以,除了對動物飼料中蛋白質的總量要予以足夠的重視外,還要注意其中各種氨基酸的搭配,發(fā)揮氨基酸的互補作用,提高飼料的營養(yǎng)價值。
碳水化合物
由碳、氫、氧三元素組成,分為無氮浸出物(即醣類和纖維素兩大類。前者包括淀粉和糖,是動物能量的主要來源,它除了可以提供能量以外,其余部分,可以轉化為脂肪,作為能量的儲備;后者對草食性動物(如兔和豚鼠),可經轉化后部分被吸收利用,它還可以促進腸胃運動,幫助消化和排泄。纖維素對草食動物不可缺少,要求在飼料中含量不少于10%。
脂類
包括脂肪、腦磷脂、膽固醇等,后三種是細胞膜和神經等組織的重要組份。脂肪由脂肪酸和甘油組成,消化吸收后,可轉化為動物機體所需的熱量。只能從飼料中獲得的脂肪酸,稱為必需脂肪酸,主要有脂肪酸中的亞油酸、亞麻酸、花生四烯酸等。缺乏必需脂肪酸會動物嚴重的消化系統(tǒng)和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障礙,動物會出現皮膚病、脫毛、尾壞死、生長發(fā)育停頓、生殖力下降、泌乳量減少、甚至死亡。飼料中脂肪過多,也會使動物肥胖,影響健康而不利于實驗,但也有人為加大飼料中脂肪的含量,造成高血脂癥的動物模型。
礦物質
飼料分析中的灰分即礦物質,包括鈣、磷、鉀、鈉、氯、鎂等常量元素,以及鐵、銅、鋅、錳、碘、硒等微量元素。前者占實驗動物體重的0.01%以上;后者只占0.01%以下。
鈣和磷,機體中的80--90%以上是構成骨胳和牙齒的重要成分,它們也參與體液的調節(jié),蛋白質合成和能量代謝過程,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飼料中的鈣、磷比例以1.2--1.41:1.0為合適,但常用飼料中,往往磷多鈣少,因而要注意鈣的補充,一般是添加碳酸鈣或骨粉。
氯和鈉,在機體中兩者以離子狀態(tài)存在,參與維持血漿和體液滲透壓、pH值和水鹽代謝平衡,及維持神經生理功能等。氯和鈉的缺乏會引起動物對對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下降,表現為發(fā)育遲緩,生育力下降。飼料一般應含食鹽1%。
鉀和鎂,參與機體蛋白質和糖的代謝,鉀離子影響神經系統(tǒng)活動,參與維持心、腎及肌肉的正常功能的活動;鎂離子是維持骨胳發(fā)育所必需。缺乏鉀、鎂離子時,動物會出現神經過敏,肌痙攣、驚厥等癥狀。植物性飼料一般不會缺乏鉀、鎂,但過多攝入也會使動物有腹瀉的反應。
微量元素,包括鐵、銅、鋅、錳、碘等,參與動物的生理和代謝的過程,需量不大,但不可缺少。要注意飼料的配搭,一旦缺乏,有必要在飼料中作治療性的補充。
維生素,對機體的生理代謝過程起激活及調節(jié)的作用,動物的需要量也很少,但卻是機體生長發(fā)育和生理功能調節(jié)所必不可少的。維生素分水溶性和脂溶性兩大類,一般飼料中容易缺乏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E等,有些動物,如豚鼠和猴子體內不合成維生素C,也需要從飼料中補充。
水
水約占實驗動物體重的60%,是機體的所有組織、細胞和體液的主要組分,整個生命活動過程,都不可缺少水的參與。